如此這般對“道德”的解讀,使道生德養的世間萬事萬物固有的“尊道貴德”(“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老子•德道經》尊貴章)的自然特性,變成了意識形態領域利弊權衡后的外在制約,甚至成為某些人沽名釣譽的砝碼,道德教化在人們心目中逐步淪落為空洞的說教,這也是我們盡管國家、機關、團體、學校下了很大的氣力進行道德教育,但是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在。 老子曰:“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文子》)。這段話不僅揭示出人體性命雙重結構,還同時指出了人類性體精神系統和命體肉身系統存在著不同的營養來源:天上降下的五種肉眼不可見的德性能量物質(即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是精神性體系統的不可或缺的必需性營養,它保障著我們心靈的健康,支撐著道德品格的人文顯現;而地上五谷轉化的能量,它只是滋養五臟(對應五味)的各種營氣、衛氣等,是人們命體的營養來源,德性能量物質與五谷之氣在體內的流動和傳輸,才是生命具有活力的根本保障。離開五德能量的滋養,我們性命兩大系統中的性體系統、五臟六腑等功能單元就無法正常地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就難以維持。祖先的這些前瞻性的大智慧,也預言般地揭示了當今社會物質豐富難掩精神空虛,注重口腹之享、全然不顧性體精神系統的營養來源,這種一條瘸腿型的營養學,是西方文化并不能給人類帶來真正健康的根本原因。 道,無相無形,清靜素樸、柔弱不爭,化生長養萬物,她運用無窮的德性能量慈悲地滋養著萬事萬物,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就如同魚兒在水而不知水,不知水對它生存的意義。天德的能量彌綸于宇宙空間之中,萬物形體之內。宇宙空間中的五德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增不減。只是需要我們“同于德者,道亦德之”,需要我們用“同氣相求”的方法,首先使自己的心身之內具有道德的品格,與天宇的德一能量具有相同或者接近的頻率性,就能與其發生自然的、和諧的“同頻共振”,從而將道光德能接收到自己的心身之中。我們自身的德性修養具備品格之時,道即會自然地用德的五德能量慈愛地滋(食)養我們的心身。 總之,當我們能夠超越“道德只是倫理性”的狹隘認知以后,當我們能充分認識到道德的能量性和品格性的基本內涵以后,而且主動地用修養身心的方式在生活中、工作中修養道德的品格,用五德的標準全面規范心身言行,立八榮遠八恥。那么,就必然能夠更多地獲得德性能量來滋養我們的精神系統。精神系統的營養充沛,則精神健康,神健則體康。我們就能夠踏上一條心身真正健康的人生之路。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