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唯講學為紐以鴻烈 (一)唯講學以乾居內居中養天地正氣。 孔子至圣,唯憂學之不講。又以學不厭是知,教不倦是仁。孔子一生即以講學為天職,而發憤忘食,而樂以忘憂,而不知老之將至,皆是為的講學。“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也是為“有教無類”的講學。“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也是孔子終信“果行育德”、“蒙以養正是圣功。”而講學在任何環境下而堅定不移,不顧世人之譏評。所以在易經特有的樂觀卦兌卦大象傳中,孔子直接提出人生樂觀的中心點是“君子以朋友講習”。又在論語首章中提出“有朋自遠方來(來相講習)不亦樂乎。”這說明講學對文化建設,是多么重要。 所以易學的文化中國,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推展,尤其以新人文精神為中心的建設,唯以講學為樞紐而鴻烈。 此須本易四大卦以乾居內居中養天地正氣,使所有講學的仁人志士,皆具有內充的真德行、真體魄、真能力。正如無妄卦說的“以茂對時,育萬物。”此四大卦現提綱要說明如下: 大過,不懼無悶──養大開創愿望力。 大有,剛健文明──養大睿知決斷力。 大壯,雷天莊嚴──養大果勇創發力。 大畜,大養深厚──養習久大堅貞力。 唯有本四大卦的大學養,使易學與中華文化創發出一種沛然莫之能御的內在生命力。這是至為重要的。 (二)唯講學本易傳十翼集文化大成。 即孔子十翼之傳,作基本模式,尤須參考太極乾坤而體系的系列的發展。進入二十一的新世紀,本易經太極天樞所創建文化中國,尤其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新人文精神,為文化建設的貞明貞觀而貞夫一,以契通以交融以涵攝,以友善全人類所有文化的千溪萬流、百川四海,這是多么順理成章的事啊!現就孔子太極乾坤十翼之傳體系說明如下: 1.太極──生生之體之仁之元神。 2.乾坤──兩儀神形健順和合之至德至道。 3.系辭傳──文化之理想愿望。 4.彖傳──各卦文化之宇宙精神。 5.大象傳──各卦之人生精神。 6.文言傳──申論乾坤為門為蘊之至道。 7.說卦傳──解述基本八卦。 8.小象傳──解六爻之爻辭。 9.序卦傳──解六十四卦之大序規范。 10.雜卦傳──各卦圓而神之活用。 本以上孔子易傳體大思精之宏深,再參以新世紀文化發展之新趨勢,文化之集大成,還有再超越的嗎!這些,自是唯以講學為樞紐而鴻烈。 (三)唯講學以道相應弘毅任事。 但大任的弘毅任事的精神,在易經易傳中隨處可見。因為作易者文王本人,就是“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這文王就是以道自任的。 孔子則直承文王之文化,“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擔大任。孟子有天降大任的切要指示,說得最親切的,莫如孟子說伊尹的故事。 孟子說:“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于我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孟子萬章上) 孔孟的講學,都具有這種弘毅任事的精神,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這是何等的偉大。易經與中華文化的講學,而不只是拘在亭子間而已,不只是口頭講學而已。講學必須弘毅任事,這才是沛然的講學生命力。 (四)唯講學以萃聚陶鑄一世人才。 易有萃卦,正是作偉大的人才萃聚。 論語一書,正是:1.有教無類。2.教不倦之仁。3.必也狂狷。4.盍各言爾志。5.相從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之懷念深情厚義。6.師生父子之人倫。7.文行忠信四教之綱領。8.學而時習之律則。9.學思兼盡之自強。10.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之萃聚。是論語乃真人才化成萃聚圓而神之圣典。 孟子一書,韓文公、宋程子論之詳,其養浩然之氣,得英才,亦萃聚陶鑄人才之圣典。孔子贊易十翼之傳,程子說孟子乃善于學易者。 萃聚陶鑄一世人才,約為下列十二義: 1.人才是良友──孔子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2.信友如鮑子信管仲──史記管晏列傳。 3.得人如劉備三顧茅廬。 4.人才如孟子處理弟子問難。 5.才大才小在比較──如孔明與周瑜。 6.急于見賢如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 7.得奇才如玄奘大師得神童窺基。 8.助人如范促淹助三類人。助胡安定講學,解決當時青年學人生活困苦,助孤兒寡母回鄉。 9.得人才須有德量,如高祖得三杰。 10.得人才善讀曾文正公“原才”文。 11.得人才如孔子得七十二賢弟子三千。 12.得人才如太公八十遇文王。初見面“一說而立為太師,車載與俱歸”。 此中有至深切義,唯豪杰能識豪杰,唯豪杰能用豪杰。太公八十遇文王,青年固是人才,高年如太公,也是人才。太公以六韜自修養,八十之年,身體特別矯健。助武王征伐,騎著馬,在山區奔跑,驕健異乎常人。又如孔子見高年老子,贊為人中之龍。但青年才俊,在青年時期及時培養,尤為萬急。因高年之偉大成就,更由青年及時養。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故孔子一再念“吾黨之小子。”即念青年同學,此是至道。 以上唯學以萃聚陶鑄一世人才之莊嚴使命,因唯有真人才,乃有真的成功。 (五)唯講學以活運易人文精神于大時代。 用講學活運易之人文精神于今之人文精神于今之大時代,又怎么活運法呢? 我們以為活運最具體切要方法,還是要將人文精神,落實到一些最需要的人,這最需要的人是那些人呢?現約為十一類人如下: 1.青年須學易──因乾的一大美,坤的三全美,咸卦感情、歸妹婚姻,強而美,發事業,青年最需學易。 2.高年養長生者、帶病延年者須學易──離卦登大耋而歌,頤卦養靈龜以運氣,解卦上高墉射隼。又暢于四支,神武,藏器于身,此為易三處經三處傳重養長生。所以養長生者必學易。 3.文化教育學人須學易──船山論大易思想,為六經語孟未有如此深切著明。見船山系辭上傳第五章論述。又蒙以養正是圣功,人文化成至重要,周子、張載、船山亟論之,所以文化教育學人必學易。 4.企業經營管理者須學易──乾的六階程乘時變,坤主利,家人卦富家,大傳富有是大業,需卦重生活,臨卦重顧客,尤其易邏輯體系之太極乾坤生生發發,所以企業經營管理者必學易。 5.政治宗教須學易──深入乾、坤、復、臨、觀、萃及四大卦,則易奧義及切要的配合新時代實踐方法,均在其中。所以政治宗教家必學易。 6.文學藝術家須學易──圣人立象以盡意,系辭焉以盡其言。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唯文學藝術可以鼓之舞之以盡神。唯言行圣人所以動于地。《文心雕龍》本于易,書法藝術本于卦書,所以文學藝術家必學易。 7.武術氣功學者須學易──以神武強體魄,以靈龜強內氣,以大德登大壽,以藏器于身練神武功。所以武術、氣功學者必學易。 8.中醫地理占卜師須學易──中醫中和陰陽原理,地理方位羅經皆本于易,占卜則為三代以來周易基本。又古傳經血筋肉按摩活運,亦多本于易。所以中醫、地理、占卜師必學易。 9.人生從根本上安身立命須學易──時代劇變世事紛雜,旁門左道,以盲引盲,受害者太多。今天處理自我人生,必據易之大本大源,乃可免致錯失。所以人生從根本上安身立命必學易。 10.行政辦事人員須學易──易有太極乾坤、自他人人身心自強統一平衡。易有六十四卦,如六十四個程式設計,為各類辦事人員最好法則。又如大寶之位,至賾世事不可厭,乃辦事態度,所以行政辦事人員必學易。 11.精神之圣養須學易──乾之龍德神變,坤之牝馬行地,“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這正是精神由圣養而大用。 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至柔動剛,到靜德方。深體四大卦之德行律則,洗心退藏于密。大隱在市,幽人貞吉。齋戒神明其德,乾乾惕若,唯利艱貞。這正是精神由圣養而樂道,而存神過化,而盡性知命樂天。 以上十一類人須學易,是將宗主大易之新人文精神,活運于此時代切實行履和作法。(轉載)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