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說法 1、“講經說法”是東西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分水嶺 古代東方的教育方法,與西方在亞利斯多德以后逐步建立的西方教育方法完全不同。西方的教育方法,是老師授課學生聽;聽完了,再在試驗室當中去驗證。然而,東方古代的道學和佛學教育方法,它是怎么進行呢?它是老師“講經說法開壇運”!爸v經說法”,是要開壇來運作,調控,展開,引入;學生受眾,要求是內觀心身,以身國為室,同步求驗證。 由此可見,外求法與內求法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完全不同。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產生各自不同的教育結果。 這就像一頓美味佳肴,西餐有西式的做法,中餐有中式的加工過程。如果說讓中國人全部去改成吃西餐,我看也不現實。因為,畢竟這個中餐的風味、特色、口感等等,要比西餐更好吃,連外國人都愛吃。中餐館能遍布世界各國,洋人們口袋里有錢的時候,許多人都喜歡上中餐館,去一飽口福。中國的餐飲業,能夠進入世界而歷久不衰,這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這個烹調的技術,這個烹調技術當中它有道。那個加工過程當中,含有道德文化的內涵。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丟得差不多了,但是因為基本架構還在,還沒有完全推翻,畢竟跟西餐的加工過程不同,所以它還保有中國的特色。 中國的教育業,卻并無中國的任何特色,尤其是現代的教育業。所以,中國的教育業,不可能像中國的餐飲業那樣也來出口。你看現在有些孔子學院,雖然在外面建了個架子,但是想維持發展很困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雖然學習了西方將近百年之久,但還是一個“四不像”。既不是真正的西式的教育方法,也失去了中國教育學的特色,所以就成了個“四不像”!八牟幌瘛本褪チ颂厣,就不具備吸引力。 2、中國內求教育法丟失的歷史軌跡 當然,中國真正丟失內求法的教育現象,那可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漢代以后儒學的教育方法,既丟失了同步進行內求法的驗證,也沒有及時誕生出外求法的實驗手段。所以嚴格地說起來,漢代以后的儒學教育方法,并沒有完整地繼承道學的內求法,也未開發出獨自具有特色的外求法。 所以,漢代后改良儒學的教育模式,2500年以來,并未能真正地為社會培養出杰出的人才。而儒家真正的杰出人材,相反都是道和儒兼修的學者們,單純只是接受這個儒學教育模式的儒生,反而都難以成為大儒。這一點,西方漢學家都有所發現,并且進行肯定。可見,漢儒的教學方法,由于丟失了祖先們講經說法求內證的這個靈魂,同時又未能創造出自己外求法的比較科學合理的實驗證偽、邏輯推理,或者說類似于西方這種外求法的一種優秀的方法。 因而,儒學最終走向了僵化;因而,也就在五四運動時期,一口氣連經典誦讀也都被掃地出門。這是必然。因為你丟了靈魂,丟了根本,只是單純地進行經典誦讀,卻缺乏了教育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那就是——“講經說法”,同步內求證。 我原來也舉過一個例子,道家的教學方法那和儒家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朱熹言白玉蟾“偶中爾”的故事,那就是很典型。 儒生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嘴上來,嘴上去。學完了,那也就是一張嘴皮子。 道學的教學方法,里面存在著“講經說法”四個字。經法高度協調統一,并且導人內求,所以它就能夠構成靈魂。 可惜,儒家把它丟了。怎么丟的呢?實際上,在《莊子》的這部書里面也記載了。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怎么樣丟的?在里面,都可以看到這個丟失的痕跡。結果,越演越烈。到了宋明時期,就完全僵化。到了五四時期,那么中國文化發展特色,也就必然進入到了一個死胡同里面,被全部地否定。所以,我們研究歷史,要提綱挈領地站在高度上,來研究這個歷史。 中國道德教育文化歷史的發展,它是有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方向,有主流,有支流,有岔道,有死胡同。 歷史上內求法與外求的這些教育特征,應當引起我們修之身者的高度重視。復興道德文化,應當注意把握住東方學術方法是內求法的根本特征。因為不同的模具,將會產生不同的物器。大家如果做過“翻沙工”的都知道。我也在工廠里面,在加工寶劍把手的時候,曾經參與他們那個翻沙工的工作。那可是有什么樣的模具,就有什么樣的坯體;不同的模具,形成不同的坯體。 掌握內求法,那就要通過“講經說法”來進行。只有符合內求法特征的教學模式,才能導向內求境界,從而產生內求法的結果。中國特色,要突出自己最真實的特色,而不能夠張冠李戴,強迫東方內求法的教學,也完全仿照西方的外求法的教育模式進行。 就像剛才所說的一頓佳肴美餐一樣,你把中國土生土長的這些東西,你用西方的加工模式去加工,做一頓西餐,做出來好不好吃呢?生長地不同,生長環境不同,很多東西搬到西餐里面加工,那么就做不出滋味來,因為它離開了土地的環境,離開了加工的過程。 所以,我們就應該尊重自己文化的特色。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不能夠張冠李戴,強迫東方內求法的教學仿照西方外求法的教育模式進行。實際上這些年來,這個強迫,一切都采用西方教學模式的現象,是越演越烈,后患無窮。 教育模式和方法,是教育結果的先導和基礎。不同的文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模式,產生不同的教育結果。 這一點,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和把握。 我們東方高度適應和符合內求法需求的講經說法教育模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從整個社會、從整個國家全民的教育領域中淡化和消失。逐步退縮保存于佛家內部和道家內部的小規模教育范圍之中。 從整體上看,道家的講經說法教育的丟失,遠遠比佛家更為嚴重。近百年,都未產生具有較大影響的經師,更不用說經與法兼容并蓄而展開的老師。這也充分地說明,內求法教育模式的丟失,必然會導致人才的稀疏和凋零。 東方文化的靈魂,是內求法;而講經說法的教育模式,又是內求法的承傳模式。所以,要想復興傳統道德文化,實現民族的復興,適合于內求法的講經說法教育方法,我們同樣要進行研究,要進行挖掘和繼承。并且,要“以今之道而御今之有”,才能夠可以談得上我們開始發揚了。(轉載)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