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大宗易易學行業網 >> 易經義理主頁 >> 正文

以錢代蓍法和參伍筮法

http://www.microblue.com.cn 丁亥年甲辰月癸未日(070419) 李洪成大宗易專業文章
網管部

    以錢代蓍法
    由于揲蓍求卦法即大衍筮法之繁瑣,演繹者感到很不方便,因而便力求向著快速、簡便方面改進,因而出現了“火珠林法”即用三枚銅錢擲落六次,由銅錢的字與背的變化組合情況每次定一爻。每次從卦的初爻畫起,六擲而成卦。其法是:
    ①三枚銅錢出現一個背:畫陽爻(一)
    ②三枚銅錢出現二個背:畫陰爻(一一)
    ③三枚銅錢出現三個背:畫老陽爻(O)變(一一)
    ④三枚銅錢出現三個字:畫老陰爻(×)變(一)
    因此法是用銅錢搖,所以又稱為搖卦法。
    后來人們把所得的卦,按《京房易》中的八宮卦,納甲,配五行用于占筮,所以此法又稱為“納甲筮法”。此納甲筮法應用廣泛,著名易學家劉大鈞先生所著《納甲筮法》一書有詳細介紹,此不繁敘。
    參伍筮法
    以錢代蓍法比大衍筮法求卦快捷迅速得多,但其本身也不符合《周易》經傳的思想,同時仍需備三枚銅錢,擲來擲去也屬不便。那么做為簡易的周易,本身有沒有簡易的筮法呢?使周易研究者,隨時隨地,不用任何筮具,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信手拈卦,快捷、簡易、迅速、通達呢?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在周易系辭傳中“隱沒”著一種筮法,這就是:“參伍筮法”。
    為什么用“隱沒”一詞呢?因為它本就在系辭傳中,只是我們沒有完全發現,即使發現了也未全部顯露出來,所以用“隱沒”一詞,隱沒的原因是:
    一、周易研究中理與數的長期分離,研究理者不研究數或不精于數。研究數者不研究理或不精于理。因而不能采用理數兼顧的方法研究《周易》的經和傳。很難發現這種筮法,造成此法的“隱沒”。
    二、由于《周易》的系辭傳文有錯簡,使同該筮法有關聯的章句相分離。分散在不同的章節中,彼此孤立存在,不能有機結合,承上啟下的表達此法的完整內容。因而不易被發現。
    所以要想使此筮法得以浮出,必須采取理數不二的思維,采用理數兼顧的方法,認真研究易傳中同該筮法有關聯而又被錯簡了的文句,經重新組合后,就會清晰的發現該筮法的產生、演繹原理、演繹方法應用及其效果的完整表述,均完整的存在于經、傳之中。(轉載)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溫馨提示:本網所有學習操作預測策劃研究推薦等信息,僅供參考。若您在使用操作中出現風險或連帶責任,均與本網無關

查詢電話:0898-68596720   客服QQ:522073201
公司微信號:Lhc68596720
通信地址:海口市金貿西路金山廣場誠心閣27D 郵編:570125 收件人:李洪成

瓊ICP備0500100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