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xiàn)在不能做老實人,因為老實人總是吃虧。”言下之意,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因為出現(xiàn)了一些不正之風(fēng),所以不得不放棄“做老實人”的準則,非得占便宜,才算不會吃虧。然而老實人真的總是吃虧嗎? 首先,什么是老實人?粗粗分一下,所謂“老實人”,不外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待人誠實,工作誠懇,作風(fēng)規(guī)矩的人;另一種大概是指生活和工作中所謂“頭腦欠靈活”,不聰明的人。待人誠實有時會被人欺騙;工作誠懇,作風(fēng)規(guī)矩有時反未得到公正待遇:就如:“不聰明”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上當(dāng)受騙,其吃虧自然更加頻繁。這就是說,老實人總有吃虧的一面。你一點也未吃過虧,你從來都占便宜的,別人會稱你是老實人嗎? 然而,事物還有另外一面。老實人難免會吃虧,受損失,不等于說老實人注定要吃虧,注定受損失的。且不說歷史上,就是如今社會上,為什么許許多多的善良人們寧可吃虧,仍保持著自己忠誠老實的品質(zhì)?因為他們深知,更重要的是不能使自己的“良知”受損。 相反,不老實的人最終必定會吃虧的,這倒是“惡有惡報”。那些拉關(guān)系、走后門、行賄受賄,乃至貪污、盜竊、詐騙的人,他們或許因受惠于自己的“精乖”而自鳴得意,但他們將受到道義上的譴責(zé),情節(jié)嚴重的還要被追究刑事責(zé)任。現(xiàn)在報紙經(jīng)常有專欄諷刺那些貪小利忘大德的人,以及那些身陷囹圄的貪污犯、盜竊犯們,他們到底是占了“便宜”,還是吃了虧?該是一目了然了吧! 劉少奇同志所說的“吃小虧,占大便宜”,就是指老實人。老實人能甘愿吃一點小虧而泰然處之,因此最后往往得大于失,而不總是吃虧到底。反之,如果一個人熱衷于貪小便宜,那吃大虧的日子也就離他不遠了。由此可見,即使是在競爭意識激烈的今天,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仍然應(yīng)該是做老實人。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fā)現(xiàn)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fā)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