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中而應,行險而順”,出自《周易?師卦 》之《彖傳》。師卦于六十四卦中列于訟卦之后。《序卦傳》說:“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程頤《易傳》說:“師之興,由有爭也,所以次訟也。”是訟卦之取義,是講興兵打仗的事情。其卦坎下坤上,地中有水,為眾聚之象。從上下二體或者說內外兩卦的性質來看,內卦為坎,外卦為坤,內險而外順。從卦中六爻的關系來看,卦中五陰一陽,即是九二一陽為全卦眾陰爻之主,但九二所居的位置是二,而不是五,是臣位而不是君位,這表明在師之時,九二是個大將,是部隊的統(tǒng)帥,不是君,他上面還有個君,即有六五來領導他。《彖傳》說的“剛中而應,行險而順”,正是就九二及九二與六五的關系而言的。 興兵打仗,當然是危險的。古人說兵者是兇器,用兵是危道,說的都是這點。但就師卦的情況來看,占得此卦還算好,雖然這表示目前可能面臨著很嚴重的矛盾,非用激烈的方式來解決不可,但結果還是很好。決定一仗能否打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師卦六爻的情況看,初六、六三、六四、上六四爻都是陰爻,獨九二是個陽爻,有剛明之才,看來他統(tǒng)帥這支部隊不會有問題,沒有人有能力跟他爭奪領導權,部隊可以統(tǒng)一,可以聽從命令,這是有利條件。就九二自身的情況而言,九地以剛爻居柔位,所處得中,這表明他剛明而不燥烈,剛而能柔,很善于恰當地處理事情。師卦卦辭說:“貞。丈人,吉無咎。”“丈人”是德高望重,可以使眾人信服的人,“丈人”就是指九二。師卦雖有用兵之險,但卻因九二才能服眾,能把部隊帶好,所以得吉。當然,九二能行險而得吉,光是部隊聽指揮和他自身有才能還不夠。歷史上有不少將帥在外作戰(zhàn)時因朝中有人掣肘,君主不能信人而導致失敗。九二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從卦象上看,九二與六五成正應,表明兩者關系很好。六五雖居君位,但是個柔爻,性情柔順,不專斷橫暴。九二的爻辭說:“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錫,同賜。賜命,是嘉獎。看來六五對九二是十分信任和倚重的,這是九二行險道而能得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程頤《易傳》釋師卦的《彖傳》云:“上順而下險,行險而順也。”上順,就是指卦之上體為坤而言,六五是上體的主爻。下險,是指下體為坎而言。九二處坎險之中而得吉。除了他自身的中德之外,他的上級對他的信從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了。 師卦講的是打仗的事,九二是統(tǒng)帥,其實我們如果觀象而求理,其中的道理可以說并不限于打仗帶兵,任何一個領導者,要去做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如果沒有相當的才能,沒有上級的支持,恐怕都很難成功,很難克服艱險。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fā)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fā)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