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曾經說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最高層次的方法論,它具有獨特的批判功能。學習和運用哲學可以幫助預測者對形形色色的易學理論作出分析和判斷,然后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易學理論水平和預測水平。本文試圖以哲學為依托,對一些六爻理論進行分析,然后作出筆者認為合理的判斷,希望能夠澄清迄今為止尚存爭議的理論問題,不當之處尚祈方家賜教。
一、司令的權力,尤其是日辰的權力問題 或許有預測者說,在六爻中,司令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難道這還有疑問嗎?凡心中還存在這種看法的易友,其易占最多屬中級水平。有關司令權力的論述,《黃金策》說:“日辰為六爻之主宰”,“月建乃萬卦之提綱”;《增刪卜易》云:“月日如天如君”。古人闡述六爻理論,用的是文言文,雖言簡意賅,但由于時代久遠,給后人的理解造成了諸多困難,不同的人因各自語文水平、易學水平等的不同而理解存在偏差。筆者認為,易學水平越高,語文越出色,理解越接近原意;反之,偏離本意越遠。 簡單說來,司令對卦中各爻神具有生克制化刑沖合害的權力,日辰還有空、墓、絕的權力。月日如天如君,但月日令之間權力是不均等的,根據李洪成先生之大宗易理論,后令高于前令,日辰權力大于月建。《黃金策》說日辰是“主宰”,月建是“提綱”,從字面意義上看,日辰與月建權力是有主次之分的,日辰權力顯然位于月建之上。這是令與令之間的權力關系。 既然月日如天如君,特別是日辰,它們是否也有受到制約的時候呢?回答是肯定的。清人王洪旭所著《卜筮正宗》,有“日辰化壞”“日辰變壞”之說。然而,作者沒有進一步說明其中的原因,后人看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宗易高級教材壬午癸未版《實戰博殺》,提出“沒有變(化)壞的司令,只有變(化)壞的爻位”,而最新的理論回歸“日辰化壞”之說,這是理論的成熟與進步,同時也說明古人的觀點依然是正確的。 六爻預測學的主要理論依據是五行學說。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并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六爻學中的種種理論不能脫離于五行學說而獨立存在。 日辰為六爻主宰,權力位于月建之上,但同樣也會化壞,即在日爻化墓、化絕、化克、反吟、伏吟的情況下,日辰權力受到制約,不能釋放能量或釋放能量極為有限。日辰化壞表明日辰權力不是至高無上,日辰不是可以為所欲為,這符合五行學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即萬物相生相克。這里的生,有兩層含義,即施生和受生;這里的克,包括行克和受克。如果日辰只是單向對各爻神施加影響,而它本身卻沒有受到任何約束,那么,這和五行學說的核心觀點是相違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如果日辰永遠沒有化(變)壞的情況,這就等于否定萬物相生相克的五行學說,否定五行學說,就等于否定預測學。按此推理,我國古代就沒有所謂的預測學了。由此可見,日辰在一定條件下是受約束的。也許有人說,如此一來,變爻豈不是比司令大了嗎?愚以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理解,這并不違背五行學說。 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里所說的聯系,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日辰化(變)壞說顯然是符合辯證法的,既然符合辯證法,毋庸置疑,它可以作為六爻預測理論,可以用來指導預測實踐。
二、代占問題 本人學識谫陋,不知道首先提出代占說的是哪位易學家。到目前為止,部分預測者對代占仍然興致勃勃,樂此不疲。筆者原先對它也很感興趣,現在已經非常冷淡了,甚至不屑為之;別人寫出的此類卦例,不屑一顧,原因在于,筆者的理念發生了變化。 野鶴老人在《增刪卜易》說:“我事不可命人”,“他事由他動念,慎勿提他”,在下以為至理。依筆者淺見,這其中蘊含著“自然”之理。凡求占不宜刻意為之,而代占難免有人為成分,其中充滿了許多無法確定的因素。 譬如代同事占,此應是較常見而又頗具代表性的例子。倘若此同事與求測者關系一般,卦出來后,是否采集到本卦是個問題;取用也是個問題,以兄弟爻代表同事抑或以應爻代表同事;談到驗卦,更是難以下手甚至無從下手。這些至關重要的因素成為重重迷霧,如何斷?所以,即便斷準了,始終不能排除偶合的嫌疑。假使有人對筆者觀點心中不服,而此人又有許多同事,本人建議,所有同事,不管發生什么事,此人一一為他們代占,結果如何便可分曉。 必須承認,代占卦有部分是應驗的,但從本質上講,它和時間卦是一樣的,準確率上下搖擺,預測者事先沒有把握。當然,代占也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其用武之地,比如代父母或子女占,這不成問題,準確率肯定高。為什么?因為父母、子女身上流淌著我們自己的血,血脈相連,求測者基本上能切入相關策項的關聯象場。 從哲學來看,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和父母、子女血脈相連,遺傳位點一致,情感上難以割舍,許多方面利益一致,這就是聯系。比較起來,同事與我們本身的聯系能有多少。這是為什么有的可以代占有的不可以代占的理由。 以上說的是搖卦,不是時空卦。搖卦作為六爻預測起卦方式的大宗之法,使用的人肯定是最多的。時空卦最為大宗易特有的起卦方式,熟練掌握的人鳳毛麟角。根據時空卦的特點,它應是代占的最佳起卦方式,功力深厚者可以應用自如,水平一般者,看來還是不行。醉心于代占的預測者,最好多鉆研時空卦。 眾所周知,老子所著《道德經》流傳至今仍然魅力四射,為越來越多的中外各界人士學習研究,原因不在于其文學價值,而在于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能穿越時空,到現在依然熠熠生輝,遠未過時。任何易學理論,唯有最大限度從哲學中找到支撐點,才能經得起時間和實踐雙重考驗,才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預測者只有用哲學武裝頭腦,多用哲學的眼光審視易學理論,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獨立思考者。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