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爻斷卦中,大家接觸最多的就是動爻變爻,以及動變爻、各地支之間的生克合沖、墓絕刑空的各種關系,如能對各動變爻之間、各地支間的變化及規律做到更深入的認識,將會進一步提升斷卦水平。以下是筆者就動變爻即各地支之間的變化,從多個角度做了一個簡單的現象描述,希望能對大宗易易友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一、12個地支作為主卦卦爻時,每個地支出現機會是均等的,均是出現32次,八卦八宮六個爻(8卦x8宮x6爻=384次/12地支=32次); 二、每個爻發動后,所變的地支有的能夠依次變出其他11個地支,有的則不行。如這三組組合:子午、寅申、辰戌就不能夠互變。子動爻永遠不可能變出午變爻,午動爻同樣也不可能變出子變爻,因為子只會出現在156的爻位,午則只出現在234爻位,他們真得是老死不相往來。寅與申、辰與戌的情況也相同。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震卦與乾卦納支相同所致。 三、每個動爻地支所變出的11個變爻地支,地支出現的次數也不是平均分布,有多有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子午、寅申、辰戌一次都沒有外,大部分都在1-4次。 以子動爻為例,所變出變爻的情況如下: 子變子4次,變丑1次,寅2次,卯2次,辰1次,巳3次,午0次,未3次,申2次,酉2次,戌3次,亥1次。 雖然每個動爻地支變出的變爻地支有多寡不同(子變子4次,子變丑1次),但最后作為動爻的12個地支所變出變爻的地支出現的總數是均等的,都是28次。正如《老子》第七十七章所講的一樣:“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四、雖然每個地支作為變爻時,出現的次數總數是均等的(28次),而且陰支(巳卯丑亥酉未)作為動爻的次數和陽支(子寅辰午申戌)作為動爻的次數是完全相同的,即上面第一條提到的4次。但每一個陰支作為動爻時,所變出的地支要比陽支作為動爻時變出的地支次數要多,陰支做動爻有6個,每個變出32次,總次數是192次(變出的變爻地支陰支陽支各占一半),陽支做動爻有6個,每個變出24次,總次數是144次(變出的變爻地支陰支陽支各占一半)。 五、因為陰支變出地支次數(192)多過陽爻所變出的地支次數(144),所以出現陰支所變的地支出現頻率則高低(次數多少)更加明顯,陰支的6個地支中每個地支所變出的地支出現4次的有3個組合(如巳變子4次,變寅4次,變巳4次),陽支所變的比較平緩,出現4次的只有1次(如子變巳4次)。陰陽是相對的平衡的,在陽支作為變爻時,其6個地支每個地支,被其他動爻所變出4次的有3個組合(如子變子4次,巳變子4次,未變子4次,子寅辰午申戌都個3個組合被變出4次)。 六、各地支不管是動爻、靜爻、變爻出現在卦位的情況如下: 子只會出現156爻位; 丑只會出現1234爻位; 寅只會出現126爻位; 卯只會出現1236爻位; 辰只會出現123爻位; 巳只會出現1256爻位; 午只會出現156爻位; 未只會出現1456爻位; 申只會出現345爻位; 酉只會出現3456爻位; 戌只會出現456爻位; 亥只會出現2345爻位; 七、換個角度來說,各爻位,永遠不會出現某些地支,如: 六爻永遠不會出現丑辰午申亥 五爻永遠不會出現丑寅卯辰午 四爻永遠不會出現子寅卯辰巳 三爻永遠不會出現子寅巳未戌 二爻永遠不會出現子未申酉戌 初爻永遠不會出現午申酉戌亥
附圖: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小計 子 4 1 2 2 1 3 0 3 2 2 3 1 24 丑 2 4 3 3 4 2 4 2 2 2 1 3 32 寅 3 2 4 3 2 3 1 2 0 1 2 1 24 卯 3 3 4 4 4 3 2 2 1 2 2 2 32 辰 2 3 3 3 4 2 2 1 1 1 0 2 24 巳 4 2 4 3 2 4 1 3 2 2 3 2 32 午 0 3 2 2 3 1 4 1 2 2 1 3 24 未 4 2 2 2 1 3 2 4 3 3 4 2 32 申 1 2 0 1 2 1 3 2 4 3 2 3 24 酉 2 2 1 2 2 2 3 3 4 4 4 3 32 戌 2 1 1 1 0 2 2 3 3 3 4 2 24 亥 1 3 2 2 3 2 4 2 4 3 2 4 3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小計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合計336
以上只是筆者對地支在動變爻變化現象的一個發現統計,還談不上任何創見。正如李洪成老師所說易經的魅力是奧妙無窮的,希望大家在體會奧秘和玄妙的同時能夠多獲得一點啟發是最好了。
[1]
(注:文章上傳三天后可以糾錯,每發現一次錯誤獎勵2元易幣。糾錯請發表在論壇“建議、糾錯”專版上,請點擊:(http://www.microblue.com.cn/luntan/ShowForum.asp?forumid=533)
|